Latest News

2021 The 18th 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_1

根據國家發委員會報告,臺灣的人口結構已…

榮獲2021 未來科技獎

由台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所建成的研究…

榮獲2021 第18屆國家新創獎

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,深度學習模型開發及應用已逐漸成為病理學領域的研究及發展方向。近年來,數位病理AI因為卷積類神經網路(Convolutional…

榮獲2022 第19屆國家新創獎

「肺癌臨床決策智能輔助共享系統」肺癌臨床決策智能輔助共享系統以「早期預防、精確診斷、精準用藥

榮獲2022 未來科技獎

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 臺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結合三家附屬醫院之神經放射影像專家、大數據生資專才及人工智慧校級跨領域團隊,以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技術,於2022年10月15日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,本校同時還有蕭宇成老師團隊以「膽固醇型液晶AI光電感測智慧物聯技術於環境檢測、醫學檢驗、防疫快篩與綠能減碳之使用」獲獎,10月11日~20日於未來科技館(臺北世貿一館)進行實體與線上展出。 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為本校陳震宇教授/副校長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李宜恬研究員、數據處許明暉數據長、資訊處張資昊資訊長、雙和醫院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/副院長,攜手合作執行2021年國科會「打造國家級全方位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樞紐模式計畫(National…

榮獲2023 未來科技獎

「運用生成式深度學習預測晚期肺癌藥效預後和篩選全球臨床試驗」 肺癌是台灣癌症十大死亡之首,每年約新增一萬名肺癌患者,其中六成確診者已經是末期,需要快速精準用藥或尋求新藥臨床試驗。雖然近年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有長足進展,肺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仍僅約15%。臨床上,肺癌從初步診斷到開始治療決定選擇何種第一線治療藥物,是一個相當複雜且費時的過程。病理文字報告是肺癌治療的重要參考,富含著大量的醫療決策線索。然而,這樣長篇的非結構化報告內容,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摘取重點,還需從大量的資訊與條件中篩選出可能適合的用藥和新藥臨床試驗,對於癌末的病患往往緩不濟急。為提高肺癌末期診療治療效能、達到精準醫病決策共享。臺北醫學大學校級跨領域團隊運用高品質臨床大數據,首創新的自然語言處理與生成式AI技術,運用多模預測方法,只需輸入病患的病理報告,就能在5秒內獲得最佳治療用藥組合指引,以及合適的新藥臨床試驗,大幅縮減治療的等待時間,為晚期肺癌治療帶來了重大的突破。本團隊所訓練的BERT與GPT模型能從複雜的病理文字報告中,提取出52項重要的病理特徵(features),並進一步生成病理摘要,讓病理報告中的重要資訊一目了然,也能確保高度機敏醫療資料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。我們使用BERT技術進一步摘取超過5000例完整肺癌病人的用藥、治療效果和存活期特徵,然後將單一病人的特徵以Prompts的條件方式透過本團隊訓練的生成式GPT技術,最終產生最佳預後的選藥治療建議,這個決策建議是特徵自動比對與生成式學習的結果,等於彙整百位醫師治療數千名病人的經驗,產生高度精準預測,有助於醫師和病人之間的決策共享。對於預後較差或沒有一線藥可用的病患,我們的模型能自動媒合全球新藥試驗場域,比對新藥收案條件(inclusion…

榮獲2023 第20屆國家新創獎

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 因應高齡化社會,我國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,醫療支出提高、照護人力等挑戰亦伴隨而至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震宇特聘教授團隊開發DeepBrain…

2023 國家新創獎 – DeepBrain Cognito

利優生醫開發智能霧化給藥平台,提升藥物傳輸效率 在眾多藥物服用管道中,霧化給藥是唯一非侵入式的血液循環方法,人體的吸收效率快速而且所需要劑量少,副作用也相對較低。利優生醫張益慈總經理指出,霧化給藥不像點滴注射一樣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,一般民眾居家即可使用。此外,霧化給藥的藥物不須再製作成藥錠或膠囊,患者不需要再吃下多餘的賦形劑,可降低身體負擔。 傳統霧化給藥裝置有藥物殘留量高跟霧化粒子不均勻、影響吸收等問題,因此普及率一直不高;利優生醫開發的智能霧化給藥平台AirHyper具備殘留量低和霧化效果均勻等優點,可以將大部分霧化後的藥物粒子的大小控制在2-5微米,讓藥物不會因粒子過大被阻礙在上呼吸道,可以更精準到達肺部組織,增加藥物吸收效率。 張益慈表示,AirHyper平台可用於過敏、氣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傳輸,目前已完成人類用和實驗室動物用的產品雛形,正積極擴大產品知名度,也期待能與藥廠合作,開發更多種類的藥物傳輸。 ※利優生醫的AirHyper給藥平台,具備精準傳輸、殘留量低等優點。(來源:利優生醫) 陳震宇教授團隊開發DeepBrain診斷技術,精準預測腦部健康變化 在高齡化社會中,老年人口的失智或其他中樞神經疾病風險備受重視。從社會的觀點來看,高齡失智會造成醫療支出增加、照護人力不足等社經衝擊,但目前在醫學界仍然缺乏可以有效早期預警腦部健康的檢測技術,無法滿足老年人口及其家人的需求。 北醫附醫陳震宇特聘教授團隊繼DeepLung技術後,又以3D…

2022未來科技獎 – 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

臺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結合三家附屬醫院之神經放射影像專家、大數據生資專才及人工智慧校級跨領域團隊,以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技術,於2022年10月15日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,本校同時還有蕭宇成老師團隊以「膽固醇型液晶AI光電感測智慧物聯技術於環境檢測、醫學檢驗、防疫快篩與綠能減碳之使用」獲獎,10月11日~20日於未來科技館(臺北世貿一館)進行實體與線上展出。 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為本校陳震宇教授/副校長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李宜恬研究員、數據處許明暉數據長、資訊處張資昊資訊長、雙和醫院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/副院長,攜手合作執行2021年國科會「打造國家級全方位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樞紐模式計畫(National…

2021 The 18th 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_1

根據國家發委員會報告,臺灣的人口結構已…

榮獲2021 未來科技獎

由台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所建成的研究…

榮獲2021 第18屆國家新創獎

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,深度學習模型開發及應用已逐漸成為病理學領域的研究及發展方向。近年來,數位病理AI因為卷積類神經網路(Convolutional…

榮獲2022 第19屆國家新創獎

「肺癌臨床決策智能輔助共享系統」肺癌臨床決策智能輔助共享系統以「早期預防、精確診斷、精準用藥

榮獲2022 未來科技獎

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 臺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結合三家附屬醫院之神經放射影像專家、大數據生資專才及人工智慧校級跨領域團隊,以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技術,於2022年10月15日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,本校同時還有蕭宇成老師團隊以「膽固醇型液晶AI光電感測智慧物聯技術於環境檢測、醫學檢驗、防疫快篩與綠能減碳之使用」獲獎,10月11日~20日於未來科技館(臺北世貿一館)進行實體與線上展出。 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為本校陳震宇教授/副校長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李宜恬研究員、數據處許明暉數據長、資訊處張資昊資訊長、雙和醫院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/副院長,攜手合作執行2021年國科會「打造國家級全方位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樞紐模式計畫(National…

榮獲2023 未來科技獎

「運用生成式深度學習預測晚期肺癌藥效預後和篩選全球臨床試驗」 肺癌是台灣癌症十大死亡之首,每年約新增一萬名肺癌患者,其中六成確診者已經是末期,需要快速精準用藥或尋求新藥臨床試驗。雖然近年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有長足進展,肺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仍僅約15%。臨床上,肺癌從初步診斷到開始治療決定選擇何種第一線治療藥物,是一個相當複雜且費時的過程。病理文字報告是肺癌治療的重要參考,富含著大量的醫療決策線索。然而,這樣長篇的非結構化報告內容,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摘取重點,還需從大量的資訊與條件中篩選出可能適合的用藥和新藥臨床試驗,對於癌末的病患往往緩不濟急。為提高肺癌末期診療治療效能、達到精準醫病決策共享。臺北醫學大學校級跨領域團隊運用高品質臨床大數據,首創新的自然語言處理與生成式AI技術,運用多模預測方法,只需輸入病患的病理報告,就能在5秒內獲得最佳治療用藥組合指引,以及合適的新藥臨床試驗,大幅縮減治療的等待時間,為晚期肺癌治療帶來了重大的突破。本團隊所訓練的BERT與GPT模型能從複雜的病理文字報告中,提取出52項重要的病理特徵(features),並進一步生成病理摘要,讓病理報告中的重要資訊一目了然,也能確保高度機敏醫療資料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。我們使用BERT技術進一步摘取超過5000例完整肺癌病人的用藥、治療效果和存活期特徵,然後將單一病人的特徵以Prompts的條件方式透過本團隊訓練的生成式GPT技術,最終產生最佳預後的選藥治療建議,這個決策建議是特徵自動比對與生成式學習的結果,等於彙整百位醫師治療數千名病人的經驗,產生高度精準預測,有助於醫師和病人之間的決策共享。對於預後較差或沒有一線藥可用的病患,我們的模型能自動媒合全球新藥試驗場域,比對新藥收案條件(inclusion…

榮獲2023 第20屆國家新創獎

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 因應高齡化社會,我國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,醫療支出提高、照護人力等挑戰亦伴隨而至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震宇特聘教授團隊開發DeepBrain…

2023 國家新創獎 – DeepBrain Cognito

利優生醫開發智能霧化給藥平台,提升藥物傳輸效率 在眾多藥物服用管道中,霧化給藥是唯一非侵入式的血液循環方法,人體的吸收效率快速而且所需要劑量少,副作用也相對較低。利優生醫張益慈總經理指出,霧化給藥不像點滴注射一樣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,一般民眾居家即可使用。此外,霧化給藥的藥物不須再製作成藥錠或膠囊,患者不需要再吃下多餘的賦形劑,可降低身體負擔。 傳統霧化給藥裝置有藥物殘留量高跟霧化粒子不均勻、影響吸收等問題,因此普及率一直不高;利優生醫開發的智能霧化給藥平台AirHyper具備殘留量低和霧化效果均勻等優點,可以將大部分霧化後的藥物粒子的大小控制在2-5微米,讓藥物不會因粒子過大被阻礙在上呼吸道,可以更精準到達肺部組織,增加藥物吸收效率。 張益慈表示,AirHyper平台可用於過敏、氣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傳輸,目前已完成人類用和實驗室動物用的產品雛形,正積極擴大產品知名度,也期待能與藥廠合作,開發更多種類的藥物傳輸。 ※利優生醫的AirHyper給藥平台,具備精準傳輸、殘留量低等優點。(來源:利優生醫) 陳震宇教授團隊開發DeepBrain診斷技術,精準預測腦部健康變化 在高齡化社會中,老年人口的失智或其他中樞神經疾病風險備受重視。從社會的觀點來看,高齡失智會造成醫療支出增加、照護人力不足等社經衝擊,但目前在醫學界仍然缺乏可以有效早期預警腦部健康的檢測技術,無法滿足老年人口及其家人的需求。 北醫附醫陳震宇特聘教授團隊繼DeepLung技術後,又以3D…

2022未來科技獎 – 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

臺北醫學大學陳震宇副校長結合三家附屬醫院之神經放射影像專家、大數據生資專才及人工智慧校級跨領域團隊,以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技術,於2022年10月15日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,本校同時還有蕭宇成老師團隊以「膽固醇型液晶AI光電感測智慧物聯技術於環境檢測、醫學檢驗、防疫快篩與綠能減碳之使用」獲獎,10月11日~20日於未來科技館(臺北世貿一館)進行實體與線上展出。 「多模人工智慧個人化4D高齡健康失智預測模組」為本校陳震宇教授/副校長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李宜恬研究員、數據處許明暉數據長、資訊處張資昊資訊長、雙和醫院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/副院長,攜手合作執行2021年國科會「打造國家級全方位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樞紐模式計畫(National…